避免被既定规则、权威观点或个人偏好固化认知习惯。

举个例子,我更喜欢 Emacs,但更习惯 Vim 的输入方式。不必完全拘泥于 Emacs 的快捷键,也不必全盘接受 Vim 的设定,怎么顺手怎么来就好。

快捷键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减少键盘操作,提升编程效率。通常情况下,vim 比 Emacs 的快捷键需要的键盘操作要少。但许多特定的编辑需求在 Emacs 里通过自定义函数来设置,比 vim 更方便。

Tinkering with Neovim | MaskRay 看到一个大佬从 Emacs 转向了 Nvim,之前也是 Emacs,这次的理由是,nvim 基于终端的简洁性,还说到:使用熟悉的语言自定义编辑器非常重要。所以还是怎么顺手怎么来。 -- 2025.2.18

这种现象在各个领域都很常见。 人们本能地为自己喜爱的事物辩护,这心理学上可以用下面概念来解释。

  • 认知失调(Cognitive Dissonance):当人们持有两种或多种相互矛盾的想法、信念或价值观时,会产生认知失调。为了减轻这种不适感,人们会倾向于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为,使其与自己的认知保持一致。为自己喜爱的事物辩护可以视为一种减少认知失调的方式。例如,一个人明明知道抽烟有害健康,但仍然抽烟,为了减轻内心的冲突,他可能会辩解说抽烟能缓解压力。
  • 辩护机制(Defense Mechanism):这是一种心理策略,人们在无意识中使用它来保护自己免受焦虑、痛苦或无法接受的想法和情感的困扰。为自己喜爱的事物辩护可以是一种辩护机制,比如合理化(Rationalization),通过赋予某个行为或事物合理的解释,来掩盖其真正的原因或动机。
  • 确认偏差(Confirmation Bias):这是一种人们倾向于寻找、解释、偏爱和回忆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的倾向。当人们喜爱某个事物时,他们更有可能寻找支持该事物的信息,而忽略或否定与之相悖的信息。这会导致他们为自己喜爱的事物辩护,以维护自己的观点。
  • 自我服务偏差(Self-Serving Bias):这是一种人们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自身因素,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的倾向。当人们喜爱某个事物时,他们可能会倾向于将其优点归因于自身的选择或能力,从而更加坚定地为之辩护。

承认自己喜欢的事物的缺点,说起来容易往往很难做到。

我最喜欢的是古典乐,但是摇滚、流行也都听,真实的音乐就是好的音乐, 就如同海明威的写作信条:任何作品的终极价值,取决于作者在文本中留下的生命刻痕。

真正的个性,不仅在于特立独行,更在于包容那些即使不认同的个性。